• 欄目導航

    首頁 ? 研究成果研究成果

    東北解放戰爭中的陶鑄

    郭峰

    2016-04-09 10:02:36| 發布者: admin| 查看: 54866|來自: 遼沈戰役紀念館

      東北三年解放戰爭期間,陶鑄同志作為遼吉地區的主要開拓者,領導遼吉軍民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歷盡艱辛,排除萬難,為遼吉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鞏固,為遼沈決戰的勝利和東北全境的解放作出了卓越貢獻。

      遼吉三年,我曾在陶鑄直接領導下工作。那時,盡管戎馬倥傯,工作繁忙,我們常常是各自東西,但他那種雄才大略、多謀善斷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膽識,那種勇于拼搏、開疆辟土的創業者戰斗風格,那種為革命事業無私無畏不顧個人安危的獻身精神,在工作中始終如一地帶頭發揚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特別是他的堅強黨性、崇高的革命情操,對干部、對人民群眾疾苦的親切關懷和火辣辣的熱情,使我深受教育,使許許多多同志為之感動。為了紀念他,《遼沈決戰》續集編審組約我對陶鑄在遼吉三年的革命活動作一記敘。我深感力難勝任而又義不容辭?,F借助許多老同志的回憶,加上自己的一些了解寫了如下文字

      (一)

      在東北解放戰爭中,陶鑄關于放手發動群眾、建立包括中小城市在內的革命根據地,以爭取解放全東北的戰略思想,十分明確,十分堅定。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我黨進軍東北。九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在沈陽成立,陶鑄被任命為遼寧省委書記。當時東北雖由蘇軍解放,但蘇方在中蘇條約中承擔義務,必須將東北交由國民黨政府接管。加之東北地方的中上層人士及知識界正統觀念濃厚,我軍處境十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陶鑄以其高度的政治敏感,預見到要改變這種不利局面,關鍵是把廣大農民發動起來。因此,早在我軍撤出沈陽之前,他就同鄧華同志兩次上報東北局,請求將省委機關轉到農村,以便發動群眾。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將我黨政軍機關撤出沈陽、四平等大中城市,并將遼寧省委一分為二,在遼西組建遼西省委。陶鑄高興地說:“這下好了,到了農村,空氣新鮮,自由自在,主動權屬于我們了?!彼⑸羁讨赋觯骸皫讉€月的城市工作如住旅館,現在回到農村老家,我們可以深入發動農民群眾,發展武裝,建立根據地,準備進行長期的艱苦斗爭”。后來,由于戰局變化,一九四六年六月撤銷遼西省委,建立遼吉省委。一九四八年七月,又改為遼北省委。陶鑄先后擔任中共遼寧省委、遼西省委、遼吉省委和遼北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一直戰斗在遼吉地區。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黨中央發出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身為遼西省委書記的陶鑄立即在一九四六年元旦召開省委干部擴大會議,全面傳達了中央的指示。他強調指出:“創建農村根據地的方針是依靠廣大農村與中小城市建立根據地”,并強調“建立根據地的問題就是發動群眾問題,這是解決我們工作中各項困難的中心環節?!?/p>

      在創建遼吉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陶鑄始終緊緊抓住發動群眾這一中心環節,親自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全面貫徹執行中央的土地改革政策。他既強調放手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徹底摧垮農村封建勢力的統治,建立雇貧農的階級優勢,又十分注意團結中農,爭取群眾大多數,共同對敵,搞好生產。

      在反奸清算斗爭中,陶鑄始終強調實事求是地貫徹黨的政策。他號召地縣干部深入群眾做調查研究,在省委主辦的《勝利報》上題辭:“深入民間,實事求是”。他還親自組織土地問題調查小組去康平、昌圖進行調查研究,并具體指出調查內容,如:土地總面積、各階層占有土地的比例、階級關系、地主富農剝削形式、自耕農狀況等問題。他在昌圖金家屯試點時,解剖麻雀,并將調查研究的情況整理成一個小冊子,印發給各縣、區委,對指導當時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年三月,陶鑄又到康平檢查指導,很快就將以清算借糧、減租減息、分開拓地為內容的群眾運動開展起來。當時康平共沒收上千戶敵偽殘余和惡霸地主的財產、土地和糧食,五千多戶貧雇農分到了一萬多石糧食和一些土地。這是東北地區較早進行分配敵偽殘余土地的群眾運動,推動了全省各地反奸清算、分開拓地運動的開展。

      陶鑄同志傾注全力貫徹中央土地改革的指示。一九四六年五月四日,中央發出《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七月七日,東北局擴大會議作出了《東北形勢和任務的決議》。七月二十八日,遼吉省委在洮南召開縣委書記會議,貫徹執行中央和東北局的指示。會上,聽了李富春同志的傳達報告。陶鑄強調:解決土地問題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環節。各級黨委必須以最大決心,堅決支持廣大農民群眾直接從地主手中獲得土地的正當要求,并且把它作為進一步建設鞏固根據地、支援解放戰爭的重要歷史任務來抓。會后,他先是帶領工作團到洮北縣搞試點。秋后,他又到白城縣檢查指導。他每到一地,總是要求土改工作團注意調查清楚貧農與中農、上中農與富農、富農與地主之間、大地主與小地主之間的階級關系,要求同志們在斗爭中不斷提高政策水平,明確土改是為了消滅封建土地制度,而不是從肉體上消滅地主。之后,他又通過省委發出的《群運通報》貫徹了這一政策思想,指導了遼吉地區群眾運動健康的發展。     ~

      隨著東北我軍戰略反攻的展開,陶鑄及時把指導群眾土改運動的重點放在新收復區,提出放手發動群眾,變軍事占領為群眾占領。一九四七年我軍在夏、秋季攻勢中連連獲勝,遼吉大部分地區重新回到人民手中。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盡快開展新區土地改革的群眾運動,陶鑄除了派井巖盾等同志到新區進行調查研究外,還親自到一些地區了解情況,與縣區同志座談研究在新區發動群眾的口號、斗爭方式、方法等,終于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指導概念。同年五、六月間,他兩次寫信給一、二、五地委,強調新區發動群眾的方針是:“堅決實行土地改革”;“放手與集中力量去發動農民,是今天新收復地區的工作能否搞起來的關鍵?!彼鶕p遼縣燕翎區的經驗,明確提出:“凡是能實行土地改革的地區,就要堅決充分滿足群眾的土地要求,積極領導群眾進行土地斗爭。并要把群眾控訴、反倒算與分地相結合,‘準’、‘狠’地打擊敵人?!碧砧T還提出:“要在政策掌握與選拔斗爭骨干上抓緊,必須從群眾中選出又勤又苦、覺悟較高的積極分子來帶頭,只要骨干選得好,放手就不會出錯”。這些指導思想,有力地推動和指導了新收復區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

      陶鑄帶頭貫徹執行土地法大綱,徹底完成了土地改革并及時糾正了左的偏差。一九四七年十月,《土地法大綱》頒布后,遼吉省委于十月十五日及時發出《關于學習中國土地法大綱、深入固本立功運動》的決定,推動遼吉各地掀起了一個波瀾壯闊平分土地的群眾運動。同年十二月,省委召開了土地工作會議。陶鑄在總結講話中闡述說,今天軍事勝利發展非常迅速,但群眾運動還趕不上?,F在有了公開的土地革命,平分土地的口號就必然會形成一個以貧雇農為主的廣泛的群眾運動?!皯扇≈苯拥母锩椒ㄊ惯\動成為浪潮,成為風暴”。他還提出把地主財物徹底挖光、對土地要打亂平分的要求。這次會后,經過幾個月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風暴,到一九四八年春天,遼吉地區的土地改革徹底完成,新收復區也實現了平分土地。在這段土改過程中,由于全國、全東北的相互影響,由于省委指導上左的偏向,遼吉地區也發生了左的錯誤,主要是在劃分階級成分上掌握不準,擴大了打擊面,嚴重地侵犯了中農利益。中央發現了這種帶有全國性的偏差,東北局也及時發出了糾偏通知。省委隨即組織黨內學習,進行了認真檢查。一九四八年初,省委在地、縣委書記會上作了檢查,陶鑄親自帶頭作了自我批評,給廣大干部以深刻的教育。

      (二)

      陶鑄同志胸懷全局、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機動靈活、指揮若定的軍事才能和身先士卒、勇于拚搏的獻身精神,在其組織領導遼吉軍民對敵斗爭和武裝建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遼西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東北解放戰爭期間,它是東北的門戶,關內外的走廊,又是敵我爭奪的主要戰場。作為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的陶鑄深謀遠慮,一九四五年底到遼西后,即作出了“狡兔三窟”的戰略部署。他在中長鐵路沿線鐵嶺、法庫、昌圖一帶農村投入較多干部去發動群眾,建立前沿斗爭基地;在離鐵路較遠的康平、彰武等地,建立有回旋余地的根據地;為了應付遼西可能惡化的斗爭形勢,又派出工作團到東蒙哲里木盟一帶發動農牧民群眾,建立堅持長期斗爭的后方。陶鑄還與省委、軍區同志商定,按照上述戰略部署,重新劃分了一、二、五地委和軍分區的轄區,并抽調軍區部分主力協助各軍分區剿匪,支持地方發動群眾。后來形勢的發展完全證明了陶鑄這一戰略部署的正確性。

      陶鑄多謀善斷,善于根據情況變化作出正確決策: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一月間,國民黨軍相繼占領通遼、開魯、科左中旗舍伯吐和長嶺縣城,遼吉地區形勢進一步惡化。一、二、五軍分區轄區大部分淪為敵后或邊沿區,各分區機關干部和武裝分別撤到奈曼、乾安等地。這些地區遠離鐵路沿線,人煙稀少,沙沱叢立,土地貧瘠,物資缺乏,又多屬蒙族聚居處,風俗習慣不同,條件更加艱苦。這使得一些干部思想發生動搖,堅持斗爭信心不足。在這種強敵壓境、形勢極為嚴峻的情況下,陶鑄臨危不懼,沉著堅定,勇于拚搏,更顯示了他的英雄本色。為了堅定前線軍民斗爭信心,他日夜奔波,先到奈曼,后又轉回白城子省委所在地連續召開干部會議,發動各地、縣同志廣泛深入地分析形勢,總結經驗,探討對策。經過充分準備,省委于一九四七年一月召開了干部擴大會議:根據東北局和西滿分局的指示,陶鑄在會上響亮地提出“堅持遼吉”的號召。他還在《勝利報》上題辭,明確指出,“堅持遼吉就是站住現有陣地與恢復撤出地區,全遼吉黨應為此而奮斗”。他在干部會上闡述了堅持遼吉的戰略意義。他說:“遼吉地區是西滿的前哨,是連結東北與華北的樞紐,要積極與東滿、南滿配合,共同形成對沈陽、長春國民黨軍的鉗擊態勢,抑制敵人北進,創造能夠威脅沈長路兩側、配合東南滿作戰的遼吉戰場”。

      為了貫徹“堅持遼吉”的方針,陶鑄總結了前一階段各地斗爭經驗,提出要在一、二、五分區前沿地帶“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創建游擊根據地”;要以軍分區主力為骨干配合各縣的武裝工作隊,大踏步前進和后退,集中打擊敵人,分散發動群眾。他強調指出,敵后游擊戰爭要在較大范圍內進行,斗爭方式要靈活機動,不要拘泥于“縣不離縣,區不離區”的原則,必要時可以跳出圈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為此,各軍分區都要建立一個可供休整補充的后方基地。同時要相應改變斗爭方式與組織形式。他要求各縣以黨政軍民干部為骨干,配備必要的武裝力量,組成上馬是軍隊、下馬是政府并兼作群眾工作的武工隊。在敵后邊沿區,認真貫徹我黨在敵占區和邊沿區的對敵斗爭政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成反對“二滿洲”統治的統一戰線,集中打擊那些國民黨特務、敵偽殘余、反把倒算的惡霸地主分子。一月會議后,各軍分區武裝力量相繼向敵占區或邊沿區挺進。時值東北我軍展開了“四保臨江”和“三下江南”作戰。各軍分區在省軍區統一指揮下組織了局部反攻,在三月間收復了開魯、長嶺、康平、???、庫倫、哈爾套等地,打開了遼吉對敵斗爭局面。

      陶鑄在對敵斗爭上,不僅善于運籌帷幄,作出正確的決策和部署,而且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身先士卒、勇于拚搏的獻身精神。一九四六年五月,國民黨軍進占四平后,又突破我軍三江口防線向鄭家屯進犯。當時鄭家屯防務空虛,情況緊急。為掩護省的黨政機關安全轉移,陶鑄帶省委機關警衛連親臨前線,協同縣委書記武振鐸帶的一個警衛排,頑強阻擊敵人。陶鑄指揮有方,以寡敵眾,聲東擊西,使敵人摸不清底細,一直堅持兩個多小時,直到省、縣黨政機關安全轉移后,才帶隊撤出。他的這種英勇善戰的才能,為當地群眾交口稱贊。

      一九四六年秋,敵人猖狂向我遼吉根據地進攻。為了打擊敵人的瘋狂氣焰,堅定遼吉軍民斗爭信心,陶鑄親自到通遼,率領獨立旅向敵人發動進攻,全殲敵人一個營,一舉收復哈爾套,給當地軍民以極大鼓舞。一九四六年十月,敵人占領康平,我第一軍分區部隊避敵鋒芒,轉移到奈曼、庫倫等地堅持斗爭。陶鑄深知堅持這一地區對鉗制敵人進攻及將來反攻的重要性,不顧身體患病,風塵仆仆地趕到奈曼一帶與老三師獨立旅旅長吳信泉商議決定,由吳旅長帶兩個團攻擊鶩歡池敵人一個營的據點。陶鑄親自率領軍分區騎兵團配合獨立旅打奈曼。兩戰皆勝,全殲守敵。陶鑄這種親臨前線與廣大戰士并肩戰斗的實際行動,大大鼓舞了遼吉軍民堅持斗爭的信心和勇氣。

      一九四七年,我軍在夏季攻勢中攻打四平時,陶鑄冒著炮火硝煙,在槍林彈雨的呼嘯聲中潛進到前沿陣地慰問部隊,了解情況,部署支前。前線指戰員見到陶鑄同志,感動得熱淚盈眶。鄧華司令員說:“最難得的是在這非常艱難的時刻,你沒忘記我們這把老骨頭,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來為我們雪中送炭”。鄧華堅決請他離開,說:“危險之地,不可久留,你是我們四平前線將士的‘后臺老板’,一切后方勤務和軍民調度的重任系你一身,我們怎能安心呢!請向遼吉各地、縣轉致謝意,都放心吧,我們決不給同志們丟臉”。陶鑄不顧個人安危,孤身進入四平戰場,表現了革命領導人非凡的膽略和氣魄。他在歸途中遭到敵機的俯沖掃射,汽車被擊中,大衣被打穿了好幾個洞。

      陶鑄熱情關懷與全力以赴地支援前線的事跡不勝枚舉。在“四戰四平”過程中,幾乎每次戰役他都要親臨前方指揮地方支前工作。在冬季攻勢中,為了打通運輸線路,保證前線部隊供給,陶鑄親赴彰武、法庫、新立屯前線,帶領干部群眾清掃公路上的積雪,激勵了地方干部的參戰熱情和斗志。為了迎接遼沈決戰,陶鑄號召遼吉全黨要大刀闊斧地發動群眾,當好“糧販子”、“兵販子”,做到“足兵足食支援前線,迎接解放全東北、全中國革命高潮的到來!”

      陶鑄非常重視部隊建設。他總是把解決部隊裝備、物資供應放在重要地位。他愛護新組建的部隊像愛護自己的子弟一樣??墒?,每當主力需要補充或上級對部隊建制作出新的調整時,他總是顧全大局,先主力后地方。如在東北解放戰爭初期秀水河子戰斗后,主力急需補充,陶鑄不惜把軍區所屬裝備較好的二十四旅全部、工人總隊、保安團大部補充給主力部隊。為了組建七縱,他有求必應,把軍區的司、政、后機構全部調出。一九四七年,東北局決定各軍區發動群眾參軍組建二線兵團,統一編制,統一訓練,補充主力。陶鑄十分重視,親自抓了這項工作。當時,遼吉軍區正承擔著組建第七縱隊的繁重任務,但他還是想方設法組建了三個新兵團。遼吉軍區前后共組建二線兵團二十一個,計五萬二千余人補充了主力部隊。由于陶鑄不遺余力抓這項工作,成效顯著,被人稱為“主力迷”,受到上級和野戰部隊普遍稱贊。

      (三)

      在創建和堅持遼吉根據地過程中,陶鑄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一項根本任務來抓。

      在創建根據地初期,陶鑄十分重視黨的組織。早在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陶鑄在省委擴大會議上說:“在建立革命根據地過程中,要將通過發動群眾涌現出的大批積極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再加上培養教育,成為建設革命根據地和各方面斗爭的骨干?!彼麖娬{:“黨組織的發展和本地區干部的涌現,是一個根據地的成長與鞏固的重要標志?!庇捎谥笇枷朊鞔_,各地在創建根據地一開始就按照省委“突破一點,就地生根”的要求,對在反奸清算、剿匪反霸斗爭中涌現出來的積極分子,進行重點培養、個別發展入黨,并逐步建立起黨支部和小組。截至一九四六年秋,在遼西法庫、康平、昌圖、雙山、鄭家屯、黑山等地農民中發展黨員千余人。在鐵嶺縣發展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入黨。在阜新敵占區工人中也發展一批黨員,并建立了秘密黨支部。大量發展黨員后,陶鑄親自找《勝利報》編輯俞未平說:“現在發展了大批新黨員,不教育怎么行,你可參考劉少奇的《論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編寫一本《怎樣做一個好黨員》的課本?!庇嵛雌綄懗龀醺搴?,陶鑄親自審閱修定,并很快印發到基層黨支部,成了新黨員最為實用的學習材料。不久,省委又指示各地開辦黨校和訓練班,分批輪訓新黨員。陶鑄還十分重視培養黨的干部。早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陶鑄分析形勢時說:“目前敵強我弱,我們剛剛到東北,腳跟未站穩;偽滿十四年殖民地奴化教育,加上國民黨的反共欺騙宣傳,東北人民對我黨不甚了解,‘正統’觀念較深。我們和國民黨斗爭能否勝利,根據地能否建設起來,關鍵是爭取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而改變現狀,深入工作的決定因素是干部”。他說,在東北創建革命根據地,戰勝國民黨反動派,要作長期斗爭的準備,要注意爭取團結教育東北青年知識分子,培養地方干部。只有重視培養東北地方干部,才能站

      穩腳跟,戰勝困難,發展壯大革命力量。他在遼吉軍區政工會議上也強調:“必須從本地戰士和青年知識分子中培養大批新干部,只有如此我們才能與遼吉人民有血肉聯系,作為遼吉人民子弟兵才更有根基?!辈痪?,省委就在法庫成立了遼西民主學院,采取延安抗大式的教育方法,短期輪訓青年知識分子和新干部。陶鑄等領導同志親自到學院講課。在他的倡導下,各地、縣也都開辦了基層干部訓練班。截至一九四八年秋,全遼吉地區培養提拔了八千名新干部;這些人后來大都成為建設遼吉根據地的骨干。

      在創建和堅持遼吉根據地過程中,陶鑄同志始終重視各地、縣委領導班子的建設。他在選配地、縣委領導班子時,總是胸懷全局,大公無私,體現了五湖四海團結一體的偉大氣魄。如遼西省委剛組建時,陶鑄從沈陽帶來一批政治上較強的干部,當時正在遼西各縣工作的同志認為,由這些干部接替他們、他們到下面去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但問題提出后,陶鑄堅決不同意。他根據各縣的實際斗爭情況,只留下王丹波同志一人擔任法庫縣公安局長,其他所有同他一起來的同志都下到區里擔任書記或區長。在此之前,一地委曾決定調法庫縣委書記于之隨楊易辰到二地委工作,由陶鑄帶來的薛光軍任法庫縣委書記。法庫縣委同志得知后提出不同意見:“法庫地處沈陽外圍,是敵我拉鋸地帶,經常有戰斗,配備干部要適應這種戰爭形勢的需要。于之經過八年抗戰,又抓過武工隊工作,留在法庫工作比較合適?!碧砧T認為很有道理,于是決定:于之留任法庫縣委書記,薛光軍擔任縣委副書記。陶鑄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深為地、縣同志所敬佩。陶鑄同志在選配各級領導班子上總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長。如一九四六年十月,遼吉地區斗爭進入最為艱苦時期,為了打開一分區斗爭局面,省委領導同志曾反復商量選派誰去任第一軍分區司令員。陶鑄最后認定趙東寰是最隹人選。于是他親自找趙談話,著重講述了堅持一分區斗爭任務的艱巨與光榮,從政治上激勵趙東寰同志,使趙東寰深感組織上對他的信任和期待,毅然接受了任務。陶鑄很高興地對他說:“你去吧,我相信你能把工作搞好,希望你以堅強的信心與毅力,堅持斗爭,迎接勝利?!壁w東寰到一分區后,在地委領導下率部與敵人針鋒相對反復較量,在康平打了兩仗,在法庫打了四仗,前后殲滅敵人幾個團的兵力,很快將一分區的局面打開。

      在創建和堅持遼吉根據地的過程中,陶鑄十分重視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不斷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教育和必要的組織整頓,以提高黨的戰斗力。一九四六年十月以后,由于敵人大舉進攻,遼吉一、二、五分區大部變為敵占區或邊沿區。當時形勢嚴峻,大多數干部是不畏艱險勇于斗爭的,但也有少數干部有畏難情緒,甚至有極少數同志企圖逃避殘酷戰爭,要求到后方去。對此,陶鑄十分重視。他先后在奈曼、白城子的干部會議上親自作報告,反復強調堅持遼吉的重大意義及其有利條件,堅定干部信心;同時也批評了企圖逃避斗爭、畏縮不前的消極悲觀情緒。會上組織討論,清理思想,鼓舞干勁。會后,省委發出《關于整頓干部思想作風的決定》,對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自由主義、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及貪圖享受、貪污腐化行為,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和必要的組織處理,從而為打開一、二、五分區的斗爭局面,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一九四七年十月中央《土地法大綱》公布后,遼吉省委又作出整編隊伍的決定。主要內容是:查階級,純潔組織;查立場,整掉地主富農思想。陶鑄親自召開民主會議,聽取省直機關和部分地、縣同志對省委常委的意見,并代表省委作自我批評。他特別強調“純潔組織與爭取知識分子,缺少哪一方面都會發生偏差錯誤”。這次整編隊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出現了一些偏差,如在解職交權中傷害了一些同志。在糾正偏差時,陶鑄親自與被整錯了的同志談話,使一些被錯誤處理的同志感到黨的偉大與組織上的溫暖,也使一些領導干部受到一次黨的有錯必糾的政策教育。

      一九四八年春夏之際,東北我軍為了準備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在全軍開展新式整軍運動。陶鑄借鑒新式整軍經驗,與曾固等省委常委同志商定在遼吉地區的黨政部門和軍區部隊進一步全面開展固本立功運動。他特別強調,“固本”就是要堅定階級立場,“不能忘本”;立功就是要為全東北解放再立新功。固本立功運動的全面開展,大大地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積極性,提高了黨組織的戰斗力,提前和超額完成了各項任務,為遼沈決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四)

      在創建與堅持遼吉根據地的斗爭中,陶鑄十分重視黨的作風建設,并以身作則,帶頭發揚黨的三大作風。

      陶鑄敢于在錯綜復雜情況下實事求是地處理問題。如在一九四六年四月他曾指示昌北縣委在敵占四平、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也要堅持昌北敵后斗爭。昌北縣委認真貫徹陶鑄指示,放手發動群眾,開展清匪反霸斗爭;在敵占四平、鄭家屯后,仍然堅持戰斗在昌北。同年十月,敵人進占昌北的孤榆樹鎮,周圍各縣的干部戰士相繼轉移,昌北孤懸敵后,繼續堅持斗爭已十分困難??h委向陶鑄寫信反映這一情況。陶鑄接信后立即復信:“你縣處境已極端困難,為了保存革命力量,以利今后繼續斗爭,你們可立即向北突圍撤出”。這種從實際出發,當機立斷的氣魄,使昌北的同志十分感動。又如一九四六年初,陶鑄為了應付形勢的惡化,派工作團到哲里木盟后旗去建立鞏固的后方。工作團去不久,由于情況變化,駐該區部隊有新任務要調動。省委考慮僅靠工作團在后旗堅持工作有困難,決定工作團全部撤出。工作團黨委分析了當地的形勢,認為工作團有條件堅持下去,為長遠打算離開不利,為此派人到省委匯報。經省委討論,陶鑄同意了工作團的意見,并又派出一個連配合工作團工作。陶鑄這種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鼓舞著遼吉干部敢于從實際出發,堅持本地區斗爭。

      陶鑄作為一位省委領導人,能平等待人,富于民主精神。他善于團結教育干部,誠懇坦率,能與干部交心。他曾坦率地向一些地、縣委領導同志講:“我這個人的毛病是容易左,你們在我領導下工作,要注意這個問題?!边@幾句話使得干部的心與他的心貼得更近了,使得許多干部肯把心里話向他講,在工作上有不同意見也敢于提出甚至與他爭辯。他對干部要求是嚴格的,特別是對思想作風上的缺點從不放松批評,但更多的是正面教誨。他對一些在對敵斗爭中畏縮不前的,?,F身說法啟迪他們。他說:“我到東北來是準備獻出一切的,如果我犧牲了,只要在我的墓碑上寫上共產黨員陶鑄幾個字我就別無所求了?!彼脑?,特別是他不顧個人安危的獻身精神,激勵著許多同志英勇奮斗。

      陶鑄清正廉潔,艱苦樸素,時刻關心干部群眾的疾苦。他在遼吉三年,冬天始終穿一件日本棉軍大衣,總務科同志幾次想為他換換,而他總是把為他準備的大衣送給過路的干部或比他條件差的同志。直至東北解放大軍入關,無論走到哪里他都是和干部戰士一起吃、住。他常講:“只有同人民群眾同生死共患難,才能筑起新的長城”。在他帶動下,遼吉干部大大發揚了艱苦奮斗作風。

      陶鑄身患肺病,經??妊?,但他將個人置之度外,經常抱病工作;不病倒絕不休息。當時條件極為艱苦,有些干部也患有這種病,陶鑄對這些干部都非常操心,常常關照秘書處對一些患病或身體不好的同志,在生活上多加照顧。他曾親自為呂明仁、許立群等同志找大夫,安排治療。他常常把組織上為給他治病,從敵占區買到的一些在當時頗為難得的藥品,如璜胺制劑、盤尼西林等,送給其他患病的同志。陶鑄這種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事例很多很多,至今一些老同志談論起來還感動不已。在陶鑄的帶動下,遼吉廣大干部互相關照,團結友愛,蔚然成風。

      陶鑄在領導工作中最使干部敬佩的是,他勇于為下面干部工作中的失誤承擔領導責任和富于自我批評的精神。如一九四六年,哲盟地委在貫徹中央“五四”指示時,未能區別蒙漢地區的不同特點,未經請示就作出在蒙區也要以階級斗爭為主的決定,后來受到中共西滿分局的批評。陶鑄在傳達西滿分局指示時講,“作為省委書記,發生這樣的錯誤我有責任”。地委同志在他的感召下,也都作了認真的自我批評。又如,遼吉地區在貫徹《土地法大綱》時。曾發生過左行為,侵犯了部分中農利益。一九四八年初,陶鑄到康平視察工作時,發現康平有類似錯誤,但他并未批評縣委,反而在縣區委書記會上公開作自我批評,講造成這樣錯誤的責任在省委,主要在他,不在下面。陶鑄的坦誠胸懷出乎縣區同志的預料。他們為他的這種精神所感動,紛紛放下了包袱,積極投入到糾偏補償工作中去。

      在堅持和建設遼吉根據地的三年過程中,難免發生這樣那樣的失誤。陶鑄對此總是認真對待,從主觀上作檢查,找原因。作自我批評:他經常強調,“工作出了問題,要從主觀上找原因,一味推到客觀,決不是共產黨員的戰斗風格”。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一九四七年八月,他在親自撰寫的《論新區群眾的發動聯系過去一些問題》一文中,對遼吉地區土地改革初期出現的不徹底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檢查,公開作自我批評。一九四七年底,在省委召開的地、縣委書記會議上,各地同志對省委領導在貫徹《土地法大綱》中出現的一些偏差曾提出尖銳的批評。陶鑄當時心情有些沉重,但很快就想通了。在會上,他代表省委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評,從而贏得了同志們更大的信賴與尊敬。

      (五)

      陶鑄同志不僅是高瞻遠矚、雄才大略的革命家、軍事家,而且是出色的馬克思主義宣傳鼓動家和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學者與詩人。

      遼吉根據地創建初期,廣大農民群眾對共產黨八路軍尚不了解,特別是在社會中上層和知識界中存在著濃厚的“正統”觀念。陶鑄深知要爭取群眾、打開局面,輿論宣傳工作十分重要。為此,他親自兼任宣傳部長,并將從延安來的較有馬列主義理論修養的趙石留下來作宣傳部的副部長。同時,陶鑄還親自物色人員著手創辦省委機關報。一九四六年元旦,凝聚著陶鑄心血的省委機關報誕生了,陶鑄高興極了,乘興揮毫題寫“勝利報”三個大字作為報頭,寓意是最后的勝利是人民的?!秳倮麍蟆烦隹?,陶鑄強調要運用黨報進行時事政策宣傳。他說,只有使群眾認清形勢,理解掌握政策。才能產生巨大力量。一九四六年四、五月間,國民黨軍進占四平、長春后,形勢十分嚴峻,干部群眾思想一度出現混亂。當時輿論宣傳的迫切任務是加強形勢教育,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的罪惡企圖及其貌似強大、實質虛弱的本質,以打破群眾盲目的正統觀念,堅定干部群眾的斗爭信心。為此,陶鑄在我黨建黨二十五周年、“七七”事變九周年之際,在報上發表了《紀念七一、七七,克服新的民族危機》的重要文章,揭露國民黨勾結美帝國主義擴大內戰的罪行,號召遼吉人民動員起來,以實際行動制止內戰。隨后,各地又開展了宣傳周活動。這對提高廣大人民群眾政治覺悟起了很大作用。與此同時,《勝利報》還刊載了許立群等同志撰寫的章回小說《國事痛》,揭露國民黨的腐敗和對內鎮壓人民、對外投降帝國主義的種種罪惡行徑,起到了喚醒民眾、爭取知識分子的重要作用。對此,陶鑄給了高度評價。

      當遼吉地區進入對敵斗爭堅持階段時,陶鑄同志除在《勝利報》上發表了“堅持遼吉就是站住現有陣地與恢復撤出地區,全遼吉黨應為此而戰斗”的題辭外,還召開干部會議,突出強調“如無堅持,何有遼吉”的思想。會后,陶鑄責成《勝利報》本此精神進行系統宣傳?!秳倮麍蟆冯S即登出了《論堅持敵后游擊戰的思想認識問題》的文章。該文全面分析了堅持遼吉的重大戰略意義及其有利條件,并批評了一些消極的觀點,從而大大提高了干部戰士堅持敵后斗爭的勇氣和決心。為了進一步鼓舞士氣,振奮革命精神,省委在白城子召開了緬懷在鐵嶺、法庫、昌圖、康平地區堅持對敵斗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追悼大會。陶鑄送了“英雄已著千秋業,遼吉長留一瓣香”的挽聯。他在追悼會上致辭說:“敵人的屠殺,只能激起我們的憤怒,我們遼吉省委每一個同志都要繼承烈士的遺志,堅持遼吉的斗爭,不管敵人有多大力量,不管如何困難,只要我們有一個人還活著,我們就要把這個地區堅持下去……”。陶鑄代表省委表示了決心。他強有力地號召把追悼大會轉變為堅持遼吉、向敵后進軍的誓師大會。會后,一、五分區各縣同志精神振奮,信心倍增,奔赴前方。

      陶鑄在日常工作中對辦報方針、新聞報道的思想內容和報紙的文風都十分關心。在他倡導下,為了配合土改、加強對農民的階級教育,《勝利報》編輯出版了《老百姓》副刊,內容通俗易懂,生動活潑,深受群眾歡迎,在對群眾進行啟蒙性的階級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遼沈戰役前夕,他在《勝利報》上號召遼吉全省每個黨員都要做一個領導革命走向全面勝利的黨的黨員,要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無條件地服從整體,服從大局。這就極大地動員了遼吉全黨,全力以赴投入支援遼沈決戰的斗爭。

      陶鑄同志善于抓住一切機會及時進行宣傳鼓動。一九四六年二月十三日,我軍在秀水河子地區全殲國民黨軍四個營,斃俘敵人兩千多名。這是我軍挺進東北后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陶鑄聞訊后,立即找宣傳部同志連夜寫出《戰報》號外,在秀水河子等地的街上張貼,并用繳獲的十輪軍用卡車滿載機關槍、火箭炮等戰利品沿街游行。第二天,陶鑄還親自主持祝捷大會,由從太行山歸來的東北干部王興讓作形勢報告。王宏亮的東北口音很有感染力。他在講到爭取和平民主問題時說:“什么是和平,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什么是民主,就是老百姓當家做主”。簡單幾句話就抓住了群眾熱切關心的問題。報告結束時掌聲雷動,人心大振,群眾紛紛議論共產黨里有人才。這個人才,陶鑄一發現,就滿懷熱情地極力發揮其所長,讓他到康平、鐵嶺等地巡回演講。王所到之處受到群眾熱烈歡迎。他的講演,在打破群眾正統觀念、解除群眾顧慮、教育干部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陶鑄還經常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鼓舞干部、戰士,深入部隊作政治思想工作。一九四六年六月,他到一分區新建部隊十三團視察,在干部會上他強調治軍要嚴,要狠抓戰斗作風的培養。他說:“一個部隊戰斗力強弱,全靠老干部的傳幫帶,強將手下無弱兵,希望老同志作出榜樣”。同年八月,這個團在阻擊敵人進占康平、掩護地委和分區機關轉移途中,傷亡較大,有的同志情緒低落。陶鑄又趕到這個團,深入連隊班排,參加座談時強調說:“你團在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掩護地委分區機關轉移途中英勇作戰,消滅敵人千余人,立了戰功,怎能消極悲觀呢?”他在進一步分析了敵我斗爭形勢后,堅定地說:“大家一定要有信心,現在我們想的不是后退而是要很快打回去?!彼H鏘有力振奮人心的講話,消除了一些人的悲觀情緒,鼓舞了大家的斗志。一九四六年冬敵人進攻通遼、開魯時,陶鑄正在開魯。他在行軍途中,發現有的干部驚慌失措,便對縣黨政領導講:“在形勢緊迫情況下,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干部看領導?,F在敵軍壓境,大家思想不穩定的時候,你們要沉著、堅定,抱必勝的信念,就是無聲的命令……”。他對一些新干部說:“你們是新提拔起來的優秀分子,現在面臨著與國民黨打游擊、剿匪、打擊地方反把倒算分子的考驗,希望你們經得住這個考驗,鍛煉得更加堅強?!彼€對一位綽號“神槍手”的新干部說:“聽說你彈不虛發,百發百中,這次到你顯身手的時候了?!币幌捳f得大家十分高興,情緒激昂振奮。陶鑄就是這樣,在遼吉三年斗爭中,哪里有困難,他就到那里去指導,就在那里對干部戰士進行思想動員和宣傳鼓動工作,效果很好。他與廣大干部戰士的聯系十分密切,并贏得了廣大干部戰士對他的愛戴。

      陶鑄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和濃郁的革命詩人氣質。他思想情趣清雅高潔,而他的詩作卻氣勢磅礴。在他的臥室里,常掛一幅鄭板橋題詩的古畫。他十分推崇鄭板橋、陶淵明的清廉高雅,更推崇魯迅。他的室內也常掛著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臈l幅。他自己長于詩文,又寫得一手“章草”好字,生活習慣酷似魯迅和李大釗。陶鑄是辯證唯物論實干家,革命樂觀主義者。他特別喜愛中國歷史上那些偉大人物留下的詩篇,常于戎馬倥傯之間談詞作詩,以抒發革命情懷,激勵革命斗志。一九四六年春天,一個乍暖還寒的晚上,陶鑄同剛從前方回來的趙石興致勃勃地談起詩來。陶鑄同志認為,不能說中國古代詩詞都是封建糟粕,其中許多名篇佳句已成千古絕唱,至今還給人啟迪,催人奮發。他滿懷激情地說:“岳武穆的‘怒發沖冠’、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那種為了反抗異族入侵,氣貫長虹的英雄氣概,至今不是依然感人肺腑嗎!杜甫的‘三吏’、 ‘三別’,至今讀了那種人道主義精神和現實主義手法的杰作,不是依然催人淚下嗎!以‘春蠶到死絲方盡’這樣的詩句來抒發共產黨人的情操,不也是十分貼切嗎!”陶鑄喜好文學藝術,對青年作家更是無微不至地關懷,對于他們的創作思想、風格常常給予親切的指導。青年詩人井巖盾在來遼吉的路上寫出一首《我們的草原真大啊!》的新詩,請陶鑄同志指教。針對其中“沙坨滾滾,草甸無邊,多么空曠,多么荒涼的大草原啊!”的詩句,陶鑄直率地說:“你的詩主要是沒與革命斗爭實際相結合?!币娋畮r盾有點不解,他又接著說,詩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有其特定的規律,但是詩的好壞,取決于能否準確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爭。井巖盾深為陶鑄的精辟論述所折服,一再請求陶鑄舉一兩個例子。陶鑄念了一首自己悼念左權將軍的詩:“聞道將軍百戰死,傾眶熱淚濕衣裳,成仁有志花應碧,殺敵流紅土亦香……?!本畮r盾被詩中的真摯情感深深打動。的確,陶鑄的許多詩作感人至深。他那滿懷激情歌頌遼沈戰役的詩作:“松江遼水兩滔滔,百萬雄師卷巨潮,中長寸斷錦沈困,匪首西望泣霜毛”,至今仍為許多同志所傳誦。

      遼吉三年,在陶鑄的革命生涯中只是短暫一瞬,但卻是一頁光輝燦爛的篇章。今天,當我提筆撰寫陶鑄這段歷史時,確是不盡哀思滾滾來。人們懷念他對黨對革命事業的忠誠,說他就是一棵挺拔的蒼松,富有奉獻精神和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的確是這樣,他為遼吉人民奉獻了最大的精力和才智。在東北解放戰爭的三年里,他的足跡踏遍了遼河兩岸、大漠荒原;他的汗水灑遍了遼吉大地。他用心血澆灌培育了一代新人成長。遼吉地區每一個斗爭的勝利,每一項工作的成就,都是與他的卓越領導分不開的。陶鑄是一位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中值得大家永遠懷念和受人尊敬的人。


    日本啪啪网午夜啪啪网网站